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协作,9月10日,汽车工程教研室精心组织了一场关于《汽车构造与原理》课程的集体备课活动。此次活动在教研室办公室举行,全体教研室教师积极参与。

活动伊始,教研室主任刘老师强调了集体备课对于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性,鼓励教师们分享见解、集思广益。随后,《汽车构造与原理》课程负责人韩老师详细阐述了《汽车构造与原理》的教学大纲、课程目标与教学重难点。围绕发动机、底盘、车身及电气设备等关键内容,教师们展开热烈讨论。
在讨论环节,有的教师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建议增加实物拆解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汽车内部构造;有的教师则提出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汽车运行原理,增强教学趣味性。针对教学方法,大家一致认为应采用项目驱动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对于如何将课程内容与行业前沿技术相结合,如新能源汽车构造的融入,教师们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平台,凝聚了团队智慧。通过思想碰撞,教师们明确了教学方向,优化了教学策略。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汽车构造与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汽车工程教研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