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动态

新闻中心

强师德铸师魂,赋数字促发展——连锁与营销教研室集中学习两项重要文件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推进数字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连锁与营销教研室于9月24日组织全体教师开展集中学习活动,专题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本次学习以“强化师德素养+提升数字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文件解读、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等形式,引导教师将规范要求与数字化发展要求融入教学实践,为专业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师个人发展明确方向。



学习活动伊始,伍烨老师首先带领全体教师逐章逐句研读《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围绕“爱国守法、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大核心内容,结合教育领域典型案例展开解读。学习过程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分享感悟:张志军老师提及在指导学生实习时,需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以“为人师表”的言行传递职业诚信;陶剑华老师谈到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案例教学融入“服务社会”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业价值观。经过讨论,教研室一致达成共识:将《规范》要求细化为教学、科研、实践指导等环节的具体准则,定期开展师德师风自查与交流,确保职业道德规范落地见效。

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学习环节,伍烨老师重点解读了通知中“推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深化数字化教学应用”“构建数字化教师发展支持体系” 三大核心任务,并结合连锁与营销专业教学特点分析数字化改革方向。随后,田川教师分享了数字化教学工具的应用经验,包括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搭建 “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拓展”的混合式教学场景、借助数据可视化工具解析营销案例中的消费者行为数据、通过虚拟仿真软件模拟零售门店运营流程等。教师们围绕“如何将数字化技术融入《门店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基础》等核心课程”展开热烈讨论。

教研活动最后,伍烨对本次学习进行总结,强调两项文件的学习并非一次性活动,而是教师长期发展的“指南针”:一方面,要以《规范》为准则,坚守教育初心,提升师德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另一方面,要以《通知》为契机,主动拥抱数字化变革,将数字化技术转化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动力。同时,教研室明确后续将建立学习成果跟踪机制,定期检查师德师风建设与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推进情况,确保学习成效落到实处。

此次集中学习活动,不仅让连锁与营销教研室全体教师深化了对职业道德规范与数字化发展要求的认识,更明确了后续教学与个人发展的方向。未来,教研室将以此次学习为起点,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数字化教学改革,为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连锁与营销人才提供坚实保障(连锁与营销教研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