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动态

新闻中心

电气工程教研室组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9 月 17日,电气工程教研室在实验楼 207 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全体教师参会,重点围绕本学期《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优化等展开深入研讨,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筑牢基础。



活动伊始,负责《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何芝兰老师率先分享初步教学方案,从课程章节划分、重难点梳理、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随后,各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各抒己见,针对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展开热烈讨论。针对 “电路基本定律应用” 章节,有教师提出可通过生活中的电路案例引入教学,如家庭照明电路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在 “正弦交流电路” 教学环节,大家建议增加仿真实验演示,借助 Multisim 软件模拟电路运行过程,让学生直观观察电压、电流变化规律,提升实践认知能力。

讨论中,教师们还聚焦学生学习痛点,针对往届学生反映的 “三相交流电路连接方式” 理解困难问题,共同设计分层教学方案:基础层通过实物模型拆解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接线原理;提高层布置小组任务,让学生自主设计简单三相电路并分析运行特性,兼顾不同学习能力学生需求。此外,大家一致同意在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如介绍我国电工领域科学家的科研事迹,引导学生树立专业自信与爱国情怀。

活动尾声,电气教研室主任张春香老师对承担《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提出明确期望。她强调,《电工基础》是电气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授课教师需严格把控教学质量,既要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又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互动,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习积极性,及时关注学生学习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节奏;同时要规范教学过程,确保教案、课件等教学材料完整详实,教学进度与计划保持一致,助力学生扎实掌握课程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为《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明确了方向,凝聚了教学共识。参会教师表示,将结合研讨成果优化教学方案,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推动电气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电气工程教研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