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切实将 “课程思政” 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9 月 17 日,公共计算机教研室精心组织开展了以 “课程思政” 为主题的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教学纪律强化、教学规范落实、师德师风建设,同步结合教研室课程建设实际,深入研讨发展规划,为推动计算机公共课程育人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活动由教研室主任朱丽萍老师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共同凝聚育人共识、明确教学方向。
“课程思政” 作为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的关键路径。会上,朱丽萍老师围绕 “立德树人” 这一教育中心环节,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深入解读了 “课程思政” 的核心内涵与实践要求。他指出,计算机公共课程作为面向全校学生的基础课程,覆盖范围广、影响面大,肩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价值观念的双重使命。全体教师需主动打破 “思政教育仅靠思政课” 的传统认知,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课堂教学、课后辅导、实践考核等各个环节,真正实现 “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的教育目标。同时,朱丽萍老师鼓励各位教师立足计算机学科特点,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 例如通过讲解我国自主研发的计算机技术、行业内杰出科学家的奋斗事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创新精神;通过强调计算机网络安全、数据伦理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与价值观,让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形成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
为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本次教研活动还专门安排了教学文件学习环节。朱丽萍老师带领全体教师组织学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附件1);学习《习近平: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求是》2025年第13期)(附件3);重点学习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附件4),结合教研室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解读与提醒。在教学纪律方面,教研室主任着重强调 “任课教师必须严格遵守上课时间,杜绝迟到、早退、无故调课等现象”,要求教师提前 10 分钟到达教室做好准备工作,确保课堂教学有序开展;在课堂管理上,她提出 “教师要充分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通过课堂点名、互动提问等方式关注学生出勤与学习状态,及时发现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同时明确 “课前统一收取学生手机,由班委集中保管” 的要求,通过减少课堂干扰因素,保障课堂教学的纪律性与学习效率,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在师德师风建设上,朱丽萍老师结合典型案例,要求全体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关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此次专题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公共计算机教研室全体教师进一步深化了对 “课程思政” 的认识,明确了教学纪律与规范要求,更凝聚了课程建设的共识与力量。下一步,公共计算机教研室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 “课程思政” 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不断优化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努力培养更多兼具扎实专业技能与坚定理想信念的高素质人才。(公共计算机教研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