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文秘与茶艺教研室在五教408召开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集体备课活动,全体任课教师聚焦课堂实践创新展开了深度交流,丰富了教学设计。
与会教师分享了丰富多元的特色教学活动案例,比如讲授茶文化时现场演示宋代点茶技艺,学生通过碾茶、注水、击拂等步骤沉浸式体验“和静真寂”的茶道精神;剪纸课堂将非遗技艺与节日文化结合,学生创作的镂空窗花装点校园,传递传统美学意蕴;投壶与漆扇制作则融入礼仪教育,让学生在互动中感悟礼乐文化的内涵。“当学生亲手勾勒漆扇纹样时,纹饰背后的吉祥寓意便从符号变成了鲜活的生命记忆”,聂庆老师在分享中如是说。
课堂实践环节的共性难题也成为讨论焦点。教师们指出,课堂实践活动所需的茶叶、剪纸、漆扇等教学耗材价格高昂且用量较大,而现有教学经费难以支撑实践项目的多样化需求。针对课堂实践活动的难点,教研室集思广益,展开深度探讨,共商解决方案,形成破局共识。研讨会最终确立“传统文化实践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计划分类整理视频短视频教学资源、AI数字资源等替代方案,突破教学难点。
会议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不仅破解了教学瓶颈,更深化了对“知行合一”育人理念的理解——当学生指尖触碰文化温度,传统便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成为滋养职业素养的源头活水。(文秘与茶艺教研室 供稿)